根據某個特定的主題,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多層次活動設置方式,集諸多娛樂活動、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于一體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因其鮮明的主題概念、獨具特色的觀光和游樂環境使游客體驗、互動和參與感增強,從而能夠充分滿足游客的個性化旅游需求;最終成為一個融居住、娛樂、商業等要素于一體的比較完善的人居系統。
1955年,迪斯尼樂園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誕生,主題公園作為一種概念化旅游形態逐步推廣。
初期的造景觀光階段:主要特點是圍繞特定主題,建設模擬情境、濃縮著名景觀或特色景觀等。
體驗式娛樂與度假融合的中期階段:在主題觀光的基礎上,強化游客可參與體驗的游憩娛樂項目,外圍建設高爾夫俱樂部、主題酒店、商業街等休閑度假設施配套。
以產業為持續發展動力的當下階段:整合地產、影視、傳媒、娛樂、度假等產業,實現主題公園的自我造血,建立長效發展機制。
1989年,深圳錦繡的開業開啟了中國現代意義上主題公園的篇章。
隨后,迎來了全國主題公園建設熱潮,超過500家主題公園迅速發展后又迅速倒閉。
90年代中后期, 進入“主題公園恐懼癥”時期,主題公園備受冷落。
進入21世紀后,主題公園又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型主題公園開創新局面。
邁入快速發展的時代,同時外國品牌開始入侵,機遇與挑戰并存。
縱觀全球,美國、亞洲、歐洲是主題公園集中分布的三個區域,其中美國以68億美元的收入和近50%的市場份額成為主題公園行業的領導者,亞洲緊隨其后。
1989年全國人造景觀僅30余處,發展至今,全國已有主題公園超過3000個。2012年,在中國主題公園接待游客總量約為3.5億人次,相當于年均客流量11.5萬人次,也就是日均300人次。總體來說,我國主題公園總量多、人均占比少,仍有較大需求空間。我國主題公園主要集聚在華東地區,其中沿海城市尤為集中。
亞洲市場的增長率遠高于歐美市場全球主題公園連鎖品牌落戶亞洲的數量越來越多。迪斯尼、環球影城的亞洲市場容量增長迅猛:香港迪斯尼保持自2007年以來游客人數的高增長趨勢,較上年增加13.46%,東京迪斯尼人次下降主要因遭受海嘯災難所致。日本大阪項目游客量在2011年仍實現4.17%的增長,新加坡項目反映出入園人次高達70.55%,年增速為27.87%。
中國是亞洲市場崛起的首要力量2011年,中國前十位主題公園的游客增長率遠高于歐美同類指標:2011年,中國排名前10位的主題公園的游客數量較2010年平均增長33.57%,遠高于歐美同類指標及其他地區的同類指標。亞洲市場前20位主題公園,中國企業有9個。
《中國主題公園及旅游地產研究咨詢報告》顯示:北美及歐洲地區主題公園游客的人均消費分別約為 30美元、21.8 美元,而中國主題公園游客的人均消費在 3.5 美元至 12.3 美元之間,遠低于北美及歐洲地區水平,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需要創新項目,增加消費水平。
世界旅游組織的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際游客將達1.4億,占全球國際游客總量的8.6%。同時,在全球范圍內,主題公園在整個旅游業市場的份額中占有相當可觀的比例。但中國優質主題公園數量不多,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基本情況2011年,中國前十位主題公園的游客增長率遠高于歐美同類指標:2011年,中國排名前10位的主題公園的游客數量較2010年平均增長作為全球最著名的米老鼠、唐老鴨、小熊維尼等動漫形象的創造者和擁有者,美國華特迪斯尼公司從1955年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洛杉磯迪斯尼樂園建成,到上海迪斯尼樂園籌備建設在全球共擁有6座迪斯尼樂園,主要分布、運營及投入情況如下:
基本情況華僑城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旅游業是其最具社會影響力的主營業務,截止2010年底已累計接待游客1.6億人次,已發展成為“中國旅游業第一品牌”。
華僑城旅游開發的三個階段,分主題園區階段開發,先期環境塑造與形象展示為主,再開發文化旅游項目,后開發刺激性主題體驗項目。
不同類型的主題公園均有其獨特的成功要點,但仍有一般發展規律可循。首先,發達國家與地區基本上是在人均GDP約1萬美元階段建起了自己的主題公園;再次,大型主題公園在選址上基本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區域內(1.5小時車程范圍內)有較高消費能力的居民規模占該公園年游客量80%; 二是輻射區域(2小時車程內)居民總規模達到1200萬人以上;最后,要對接主題公園發展趨勢,符合發展適宜的多元業態。